好幾年前老公就一直說著想要機車環島,但我實在是太害怕騎機車在花東、北宜公路,所以即便答應也只是在2022年時帶著三寶開車環島。
今年過年時,看到老公在看別人環島的影片,說實在的也有點於心不忍😅,便先問了娘家媽媽,有沒有機會幫我們帶三寶,感謝我強大的後援,一口就答應了。
那看來萬事俱備啦!只剩我自己這個東風了~
Day1:從台中出發到高雄
正宗員林肉圓、西螺大橋
出發直接從61往南走,原先預訂要享用秀水湯包,但一到現場看長長的人龍,再坐回機車上面,直接進到員林市區往下一個點走,可惜的是老公排的第二個點蕃薯市也撲空了😂

不過有的時候不期而遇的也是旅途上的美景,原以為員林肉圓已售完,原來是才準備要開店,老闆跟我們再等五分鐘就可以囉~
油泡式的肉圓好吃好吃,熟悉的甜米醬,加上醬油膏,三兩下我們就吃光光了。
順帶一提,一小匙的辣醬很能刺激食慾,真的很開胃,作為環島第一站,我覺得很可以👍


具有標誌性的地段,停下腳步拍了一張夫妻合照,內心十分滿足❤️
嘉義大同火雞肉飯、花磚博物館
進到嘉義恰恰好是中午用餐時間,豔陽好晴天嘉義充滿了人潮,停妥機車找了一間火雞肉飯入內用餐。


火雞肉飯甜甜的,我很確定我抵達了南部😂第一層滿滿的肉絲,點了一些小菜準備為為下午的路程做體力的補給。

用完餐後原先是預計到花磚博物館看看花磚,但因為館內空間比較有限,所以有入場人數的限制,等了一會兒還沒能有人出來,便只在館外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,期待下次有緣再來囉!
阿蓮牛肉湯
進到台南的小故鄉,忍不住地去見見老朋友,和老朋友聊了一下,真心高興大家都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之上。
離開朋友家有到了以前工作的學校,拍了一張合照,看到以前校門口放了幾個恭賀學生的花圈,偷偷地與有榮焉一下🤣
然後,進到台南了,當然要喝上一碗牛肉湯啊!一口湯喝進肚裡身心靈都滿足!

機車緩慢地駛離台南,和我愛的第二個故鄉說bye bye👋
高雄燒馬蛋、德州小騎士
從台南進到高雄市區是一段很漫長的路程,加上前一天有點興奮睡眠有點少,坐在後座止不住睏意,差點就靠在老公的後背睡著了,我以為老公會有點不耐煩,卻沒想到他跟我說「不然你稍微瞇一下好了,但是要坐好」
夫妻之間的體恤就是這樣吧😂

2022年的環島吃過的燒馬蛋,讓我們一直很懷念,這次想著老闆上次說會開到七點,就在check in之後才去,沒想到「賣完了!」
吃不到燒馬但也沒有辦法,只好下次再來😅

小騎士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,以前小時候同樂會還會訂餐,但後來漸漸地小騎士都不見了。
老公找到高雄還有一間,這間小騎士的外觀,跟小時候的城堡外觀印象有點不一樣,反而有點像美式漢堡店。
我要大大推薦小騎士炸雞,也太多汁了吧!
Day2:從高雄到台東
枋寮綠豆蒜
一早出發前,就先在旅館吃完早餐再出發,吃得飽飽的,一路向南的風景,屁股還留有昨天酸酸的感覺。


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幾乎不吃豆製品,但出發前我有立一個flag ,就是希望可以都嘗試看看,抱持著只吃一口的想法試試,沒想到一吃驚為天人,不太甜的綠豆蒜卻有滿滿的香氣。
推薦給喜歡傳統飲品的人來嘗鮮喲!
雙流森林遊樂區
往南迴前進的路上會經過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,園區挺大的,遇到許多來的人都是來往上走觀賞瀑布的。
但因為時間的關係,我們僅能簡單走走到遊客中心,走走逛逛之間,有點後悔沒有買食物上來野餐、欣賞美景。

遇到很熱心的大姐,在園區當志工的他,很熱心的幫我們取景,還指導我們要把手牽在一起😂
覺得如果是在暑假期間,一定很舒服!
大武之心南迴驛站
看到大武之心就代表我們已抵達台東啦!南迴其實不難騎,畢竟車輛都已經走隧道了,分流的車況騎起來舒服也安心很多!
抵達台東後時間還有些早,老公就放我去喝咖啡了,畢竟前一餐沒吃到想吃的,在便利商店吃了簡單果腹就上路了~

坐在靠窗的位置,看著人來人往,慢慢品嚐肉桂捲,突然有點懷念三寶,忍不住地打了電話,發現三寶也早就出門玩樂了~
老東台米苔目
抵達台東真的太想要吃甜點系的米苔目,把車停妥後,就和老公在台東走走逛逛。

米苔目原先是有放上紅豆料的,但因為我不吃紅豆就請店家不放,店家也很貼心的幫我加點米苔目和粉粿了。
菜單上有標誌季節性的酥炸鬼頭刀,由於從第一天就有撲空的狀態,所以抱持著『問問看』,沒想到這回有得吃😆
口感有點像土魠魚,炸的酥酥香香的,上頭撒上的胡椒引人入勝,香氣及口味都搭配的剛剛好~
鯉魚山公園
想著時間還有點早,走著走著就到了鯉魚山公園,海拔雖然不太高,但上到觀景台後卻也能將台東市區收進眼裡。

不過,鯉魚山公園得不到,有些地方有些陡升的地方卻沒有扶手,走在上面有些緊張(畢竟這陣子都陸續有地震,有點擔心餘震😬)

連假期間的鐵花村有市集活動,也有展演,熱鬧的很,但沒帶小孩來也就沒多逛。
燒肉MEN
這趟旅程老公安排了很多帶小孩比較不方便用餐的地方,燒肉店也是他的口袋名單之一,因為沒有提前預約,早在晚餐用餐時段前就在門口等待,幸運的是我們成了晚餐時段的第一組客人。

食材和空間環境都挺不錯的,但就是沙拉的胡麻醬好像給的有點多了😅和燒肉的火有點小,兩個人用餐時間限制90分鐘,還有點擔心來不及,因為火侯。
路程中第一次點了一杯Beer ,老公說難得他今天不用開車,喝一點點心情好舒爽!
路得行旅—台東館
很適合背包客的文青旅店,建築物內充滿了巧思,大量的綠植讓旅人,使我驚艷。

旅店也有提供投幣式洗衣機和免費的洗衣精,貼心的是還有限制使用的時間,避免休息的旅人被運轉聲打擾。

我們的兩人房有提供200元的代金卷,是旅店與在地商家的異業結合,用來吃早餐,恰恰好❤️
Day3:從台東到花蓮
這一日的行程算是旅途中相對短程的一日,從台東出發到花蓮的路上,發現東部人真的好愛吃豆花、喝豆漿,沿途停靠點幾乎離不開豆啊!
大池豆皮店
說真的原本真的完全不抱期待,但因為老公很愛豆皮,也是他的圓夢之旅那就吃吧!

很幸運的我們並沒有等太久,現煎的豆皮沒有令我害怕的味道。
外皮煎的酥酥脆脆,內層反而有點QQ的,沒有我害怕的『臭油哎』味,讚讚!
豆漿的口感,比較是現磨的豆漿,喝得到一些豆漿挺濃的,但豆渣的口感就見仁見智。
準備離開時,排隊的人潮已排到店外,心想『我們真是好運氣』!
花蓮玉里麵
離開池上,向北走天氣依舊陰陰的,原先排定的點是我喜歡的星馬茶餐廳,但人家也去放連假了,雖然有點可惜,那就吃吃玉里麵吧!
玉里市區玉里麵好多間,沒有特別想吃哪一間,找了一間點了當地的玉里麵。

和老公點了一乾一湯,細油麵搭配油蔥酥,軟嫩的豬肉片淋上辣豆瓣醬,提振了許多食慾。
但這玉里麵也太大碗了吧!吃完整個飽足感大上升耶!
台九線北回歸線地標
這回老公在安排休憩點,除了讓老婆吃飽飽以外,也安排了可以留下回憶的拍照區域。

有好多人在台9線的地標留影,突然那一瞬間發現怎麼突然好多人在騎車😂
就跟在晉南回時的全家便利商店一樣,令人感嘆了一下。
三年前帶孩子們走的環島路線是行駛在海線,這次走在花東縱谷上,景不同、心情也不太一樣。
拾豆屋
尋找在花蓮旅店與北回歸線中間的中繼站,沒想到還是豆花店😂很多朋友知道我們要環島紛紛推薦給我們店家,不是豆花就是豆漿,再不然就是臭豆腐店。也蠻想知道花東的豆類製品店怎麼這麼蓬勃發展?是因為氣候適合種豆嗎?

由於這天已經喝了豆漿,也吃了豆皮,大概已打我一年份的額度了😆便點了洛神花茶。
拾豆屋是一間老宅,在日治時期是名為『新喜樂』的酒家,知道後其實有點訝異,畢業現在的拾豆屋看起來真的很樸實。
老宅的鐵窗,就跟阿嬤家的鐵窗一樣,洛神花茶的味道也很像小時候阿嬤會從玻璃甕,夾出洛神花、倒出洛神花糖漿的味道。
豆花的口味有幾種可供選擇,老公選了糖水豆花,再點了一杯豆漿,就知道他有多愛豆了吧😄
他鄉遇故知,使我忘了吃了什麼
旅程間,得知朋友似乎也在花蓮,但因為我們是騎機車,有些難預估抵達時間,便沒有主動聯繫。
直到第二天抵達台東那天,友人問我在哪兒?我很直白地告訴他,我要第三天才會抵達花蓮,而且還沒辦法預估幾點會到。

沒想到他跟我說沒關係😄抵達花蓮在咖啡廳小休的時候,一下就約好了。
晚餐吃了什麼我真的忘了,只記得聊不夠,又找了間甜點店續攤😅
他鄉遇故知,吃什麼不太重要,見上一面很珍貴。
Day4:從花蓮到台北
出發前最令我憂心忡忡的就是這段路了,除了距離遙遠以外,還很不好騎,但我沒想到大魔王其實不是蘇花,而是…..
台泥DAKA園區
陰雨綿綿的這天,原本計劃是要先吃完早餐再出發,但考量路程後決定修正一下,先出發到DAKA園區後,在在園區吃早餐。

著好雨衣裝備的我們,全身橘橘的我看起來像極了救難隊隊員,感謝公公為我們準備雨衣,亮橘色的雨衣,反倒讓我安心了不少。
在園區星巴克用早餐的我,很想要用力稱讚店員,因為雨天、店員看著我們背著大包包進店,還很nice的問我需不需要先給我一杯溫熱水。
心都暖起來了❤️
南方澳觀景台
進到南方澳之前,因為蘇花的海實在是太美了,忍不住停下車子,貪看、貪享東部的寧靜海。

雨還下著,但我們仍舊是下了車,就知道我們有多愛這片海了。
不曉得經過了幾個明隧道,終於抵達了南方澳。
那時,因為穿著雨衣,背包所出現的滑動次數頻繁,右肩開始出現了酸與刺痛的不適感,一抵達南方澳老公擔心的趕緊為我卸下背包,真的是『如釋重負』啊!


觀景台下的漁港小小的,一艘艘的漁船整齊的排列著,雨還下著便捨棄了使用腳架拍照的想法了。
這片海、這個觀景台吸引的除了本國人,還有許多講著不同語言的人們,手指著海洋同樣表達對海洋的喜愛。
宜蘭鴨寶鴨肉飯、NEVE那味豆花
旅程之間除了不經意地和朋友相遇,當然還有幾位是屬於『都了這裡當然要見上一面』的好朋友。

抵達了在地朋友推薦的鴨肉飯,拉哩拉扎的點了一堆後,那個價格CP值真的讚讚👍
鴨肉飯上的鴨肉量蓋滿了白飯,微雨的天搭配上一碗當歸下水湯,療癒!

因為貪聊,又到了隔壁的豆花店續攤,這才發現原來和鴨寶飯是同一個經營者,廚房是相通的。
吃起來很有儀式感的豆花,想用之前得先將手沖壺裡的甜湯倒入碗中,隨著溫熱的甜湯注入碗中,香氣也隨之撲鼻而來。
星寶蔥達人
我想老公在排休憩點的時候,應該都是找小吃店吧🤣
明明才剛吃完中餐和餐後甜點捏,老公卻說即將要進北宜公路了,還是吃飽一點比較妥當。

一拿到熱騰騰的蔥抓餅,在自己撒上一些胡椒粉,蔥與胡椒相輔相成,不得不承認得給他在我的胃裡留個一席之地。
石碇老街
沿途經過的九彎十八拐,對我來說因為車輛都走國道五號,北宜公路也較少有車輛通行,整體行車體驗和南迴、蘇花都是差不多的。
反倒是進入石碇老街前的106縣道,陡升陡降的幾段路,讓我們兩騎得心驚驚😖還出現了環島的『暫時下車』!

直到抵達石碇老街前,心情都不敢有所鬆懈,此時臀部的酸痛感也已經累積到一個極致,終於可以下車走走。

或許是年假最後一日的緣故,也或許是已接近傍晚,石碇老街的人潮並不多,也擔心接下來的路程,選擇在石碇逛了一圈後往今晚的下榻處前去。
溫暖的家人
在市區裡騎著機車穿梭,逐漸回到熟悉的西部,突然感覺機車的美好,也突然回到腳步匆忙的氛圍裡。

感謝大哥大嫂讓我們借住了一宿,除了為我們省下了不少盤纏以外,還帶我們去吃大餐,無敵滿足耶!
每次上來台北就會被熱情款待,這次環島也不例外,『台中愛的大家庭』實至名歸!
Day5:從台北回到台中
循著前一天的想法,約莫8點半左右離開台北,準備沿著台61線回家了。
But台北的橋好多啊!上橋、下橋之間,Google Maps就會出現錯亂,光是在關渡大橋我們就迷路了2、3次,好不容易終於兩人一車抵達了八里。

咖啡廳內的人數,清楚的感受到『啊!要上班了😭』突然有點捨不得這個旅程快要結束了。
但又想到和三個孩子已經好幾天沒見面了,又突地有些歸心似箭,這個大概就是媽媽的矛盾吧🤣
草漯沙丘地質公園
台61的風很涼爽,沿岸的西部海卻有一種憂鬱的氣息,西部的海岸線好忙,與東部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找了一個位置停下車歇息,草漯沙丘不曉得是不是前幾天下雨的關係,沙丘變得很濕滑,原想走進穿越叢中看看,但是叢裡有太多狗狗了,我有點害怕,只好作罷。
柴寮披薩 Luau pizza
沒想到最後一天老公還找了一間在城市裡的小院,為旅程作為完美的小句號。

店家對環境的規劃很有古宅加上地中海色彩的風格,即便是平日也有不少的饕客在這裡大啖美食。
披薩的餅皮使人著迷,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帶小孩來試試,燉飯也毫不遜色,飯是粒粒分明卻都能被青醬完美包覆,超讚!
旅程的插曲是在這一站忽然收到孩子學校老師的訊息,從訊息裡面突然感覺到『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,也同樣愛著我們』❤️
在口及心都充分療癒下,心滿意足地繼續『回家』去!
西濱通霄路段
從新竹回台中的路程說常不常說短也不短,突然想到好像沒想好好地拍一張『兩人一車』的照片。

看照片就知道我們有多樸實無華吧!
不但不會擺POSE,連安全帽都沒有放好🤣
五天四夜環島心得
年輕時,那時候的男朋友(現在的老公)常常會問我想要去哪裡?我總說想跟著你去流浪,沒想到還真的流浪了一圈,雖說是安排好的旅程,但也撲空也有意外的收穫。
坐在後座看著掌握方向的他,內心更感謝遇到了好的伴侶,即便是颳風也有寬闊的胸膛能為我擋風,即便是下雨也能為我準備雨衣,即便是有小蚊子也都能先為我擋去😆
抵達了每一站就開始準備到下一站的訊息、導航等等,再次確信我的選擇!

沿途風光美好,但也讓人對大自然的力量感到敬畏,在九彎十八拐的路程中,一邊是美麗的海,一邊是滑崩的土石,城鄉的發展與自然的保存要如何取得平衡還是很重要的課題。
畢竟我們的父母、我們、我們的孩子都是在這一塊美麗的寶島生養,希望能繼續保留美麗寶島讓我們的後代都能看見這些珍貴的寶藏。

三年前的全家環島→2022親子環島旅行|要玩也要兼顧防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