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有同學問我當年結婚的時候雙方是怎麼談聘禮、嫁妝的?
不諱言的說,我和老公花了一年在瞭解自己父母、傳達對方父母的意思。
105年的年初,爸爸和公公同時問了我們結婚的意向。
這年我才工作第二年,老公還是全職研究生。
我們都有規劃要結婚,但希望是在經濟獨立的情況下結婚。
畢竟,我們都不是獨生兒女,沒想著要讓父母在我們身上花了多少錢。
信仰的差異,儀式的不同
生長在無比傳統的農家家庭中,爸媽心想女兒養這麼大了、要嫁人了,就是要讓人家一起分享喜悅。
所以在起初爸媽希望一切都是遵循古禮,什麼六禮、十二禮、文定儀式、迎娶都要有。
另一面,老公家是很傳統的長老教會,公公希望的是有結婚禮拜,婚前需要上結婚課程等等。
一樣都很傳統,但是這傳統卻很南轅北轍。
那時,我就瞭解到,爸爸們有各自的願望想要達成,我們也願意幫他們達成。
但有些事情需要溝通,誰來溝通?新人自己來溝通!
自己的爸媽自己最清楚
在決定婚期之後,就開始藉由聊天瞭解雙方家長的意向。
每次聊天腦袋都在做筆記、畫重點,回各自的家後就開始跟自己的爸媽溝通。
曾經我也想過「聘金」難道有那麼重要嗎?
直到某晚爸爸說:「聘金是代表對方看重你的態度,我沒有打算要收,即便會被外面的人詬病為什麼說要聘金,我還是要跟他要。」
的確,文定當天婆婆把六禮、金飾、聘金全擺出來後,爸爸說:「謝謝你們準備了這麼多,這些錢就給他們。」語畢,父親雙手把聘金交給老公。
而在結婚禮拜這部分,也著實花費不少時間和兩位爸爸溝通(突然覺得媽媽們都很好說話)。
爸爸是很傳統信仰的人,心理面總是覺得進到教堂會對自己所信仰的神祇不敬。
溝通了幾次總是沒有結果。
有天,爺爺問我說ㄚ是準備的怎麼樣了?
我喪氣地說:「阮老父,不要牽我的手走教堂。」沒想到爺爺霸氣的說:「伊那系毋牽,我來牽!」
隔沒幾天,爸爸傳了個line給我,內容是他願意了。
新人別置身事外
婚禮─對我們來說是一生一次的終生大事,對父母來說更是完成教育孩子的最後里程碑。
籌備婚禮的過程當中,長輩們也總是會有意無意的透漏訊息給我們,
我總是聽著聽著把可以做的放進我的流程。
擁有一副好歌喉的婆婆,因著給我們的祝福特別幫我們找了一團band現場演唱,也總打趣的問我們要不要唱個歌?
私下和樂團老師商議,也請他先不要告訴婆婆,選了一首婆婆年代的歌曲、也是媽媽喜歡的「我只在乎你」在第二次進場時演唱,從婆婆眼眶裡閃爍的水珠,便可以知道他有多感動。
既然都要辦了,何必留下遺憾!
聘金和嫁妝到底重不重要?
若說聘金是男方送禮的總稱,那麼嫁妝便是代表女方了。
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,爸媽願意把我的一生交給還在念書的老公,肯定是因為公公和婆婆對我的疼愛讓他們感受到放心。
媽媽常說:「我最喜歡的聘禮就是他們喜愛你的那份真心。」拿出誠意比什麼都重要,而瞭解心意是新人們的課題。
而誠意課題不單只是長輩的,更重要的是當事人的。
所以別總覺得長輩難搞,你有沒有認真傳達、真實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!
◎三寶媽婚姻當中說分明:結婚真的不是兩個人的事